 |
 |
 |
早熟优质梨 |
果树学科:五十年来,果树学科立足浙南,面向全省,致力适生特色果树引选与地方名果开发研究,先后主持承担省重大、重点与一般项目、市级科研项目51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9项、省星火奖2项、市科学技术奖12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109篇,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十多亿元,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显著的效益。
历时三十多年甜橙系列研究,筛选出普通甜橙雪柑、路比血橙、新会红橙和日、美系脐橙大三岛、丹下、朋那、纽贺尔、铃木、森田等优良品种,并对浙江甜橙进行区划,进而在全省建立以脐橙为主的甜橙商品基地,推广良种7万多亩,并颁布了《无公害脐橙》浙江省地方标准。
历时近四十年小水果引选研究,先后引入54个葡萄品种、23个樱桃品种及一些早熟梨、桃形李等品种,筛选出适宜浙南发展的耐湿、抗病、丰产、优质无核希姆劳特、红瑞宝、巨峰、伊豆锦、田野、大宝等葡萄良种,在浙南推广7000多亩;筛选出特早、早、中、晚熟搭配水蜜桃品种和美国鲜食桃品种,在浙南推广2500多亩;筛选出适合浙南栽培的南方优质早熟梨、白沙枇杷、美国黑李、樱桃、桃形李等果树优良品种,在乐清、永嘉、苍南、文成等县、市推广应用,新建、改造果园6万多亩,使温带果树在浙南安家落户,丰富了浙南的果树品种资源,改善了果树品种结构。
通过浙南荔枝引种栽培试验研究,成功筛选出浙南适生的元红、大红袍二个优良品种,区划确定在生态条件优越的的苍南马站区大力发展,并以魁里为中心建立荔枝样板片,使我国荔枝经济栽培北缘从福建霞浦推进到浙南地区,实现浙江荔枝经济栽培零的突破。
二十多年致力地方名果提升研究,以瓯柑、四季柚、早香柚、杨梅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出了7个四季柚优良单株提供应用,并提出了速生早结高产栽培技术;探明了永嘉早香柚果实囊瓣开裂及枯水发生机理,有效解决了严重制约永嘉早香产业发展的柚囊瓣开裂及枯水问题;明确了浙南特色柑橘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规律、果实糖积累规律、蔗糖运输路径及与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相关性,提出了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因子及控制点,获得了柑橘目标产量施肥的最适氮、磷、钾配比;研发出有机无机复混类柑橘专用肥,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法及应用反光膜以提高光合效率等技术措施;制定了营养调控与品质提升的技术规程,颁布了《无公害早香柚》浙江省地方标准;研发推广了杨梅大小年控制技术,使其产量年度波动幅度缩小到20%,较好解决了制约浙南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回顾五十年来的科研历程,我所果树学科依据区域特点,致力于浙南适生时令水果引选与浙南传统名果产业提升研究,为我省果树优化结构和产业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将立足新的起点,基于浙南地区适宜果树新品种引选与推广,以“两柚一柑”为主要对象,以品质提升为重点的优质高效安全生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为主要内容,致力果树科技创新。如果说半个世纪来,我们已在浙南开辟了北果南栽、南果北种的历史,拉开了地方名果产业提升的序幕,那末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肩负起继往开来的重任,在浙江为实现科技兴果谱写新的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