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页 | 机构设置 | 综合信息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 科技服务 | 科技开发 | 学术活动 | 党群园地 | 人才队伍 | 联系我们
当前信息
  •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雄溪新区大楼五楼部分装修项目比选公告(2025-11-4)
  • 关于亚作所雄溪科研创新基地食堂建设工程项目(非政府采购)的中标结果公告(2025-11-4)
  •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雄溪科研创新基地食堂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2025-10-23)
  • 浙江省成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关于亚作所雄溪科研创新基地食堂建设工程项目(非政府采购)的公开招标公告(2025-10-11)
  •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雄溪科研创新基地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2025-10-11)
  • 国家林业草原东南沿海特色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征集2025年第二期开放课题的通知(2025-10-9)
  • 亚作所开展国庆、中秋双节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2025-9-30)
  • 探索林苗共生新路径,激活绿色共富新动能
    --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来温调研“林苗一体化”试点
    (2025-9-30)
  • 湘湖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戴杰一行莅临亚作所调研指导(2025-9-26)
  • 温州市副市长王振勇莅临亚作所调研农业科技工作(2025-9-26)
  • 本栏目搜索
     主页>综合信息>具体内容 发布时间:2008-10-23   点击次:9526

    《温州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全省最大面积“海洋森林”建设和我所科研成果
    万亩红树林撑起沿海
     
     
    鹿城区七都岛上的红树林

    10月23日《温州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千里海疆,将形成一道绿色屏障。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红树林试验区建设座谈会上获悉,到2011年,我市将在河口江滩、海滩上种植万亩红树林,形成全省最大面积的“海洋森林”,打造起沿海防护林的第一道屏障。
          在苍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小区,沿着沿江防护堤前行,800多亩红树林倚海而生,潮涨而隐、潮退而现,一群群白鹭或掠过树梢,或栖息林间,形成了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
          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陈秋夏告诉记者,红树林具有清污、促淤、抗风、消浪、固堤等作用,且是鱼、虾、蟹、贝类繁殖的好场所,是世界四大海洋保护生态系之一,素有“海洋森林”的美誉。统计数据表明,我市现有的生态公益林每亩一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是1828元,红树林的生态效益则达到9156元。
          我市滩涂资源丰富,但近年来沿海水体受到污染,且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从1998年开始,我市已陆续成功栽培了红树林1500多亩,已在防灾减灾、保护生态中发挥了作用,并创下了全国生长纬度最北的记录。
          从今年起,我市大面积推广红树林种植,并引进红树林新品种,计划在四年内造林1万亩,其中通过人工新营造红树林8500亩;通过封滩育林,对现有1500亩红树林未成林地进行封育改造。根据规划,全市将主要围绕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及乐清湾,形成瓯江口滩涂、苍南鳌江滩涂、飞云江滩涂、乐清湾滩涂等四大红树林示范区。
          目前,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已积极开展引种试验,从福建、广州等地,引进无瓣海桑等7个新的红树林植物进行种植,以期试验推广这些新品种,并计划在温州建设育苗基地。
          据了解,除红树林保护和发展外,我市在四年内还将着力实施基干林带、平原农区防护林、沿海低效防护林改造等项目,建成一个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科学配置,带网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所办公室
    2008年10月23日
     主页>综合信息>具体内容  
    科技兴农网科技视频农网科技版 |
    Copyright © (2006-2025)  www.zjy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温州景山   电话:0577-88524697
    浙ICP备120213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