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页 | 机构设置 | 综合信息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 | 科技服务 | 科技开发 | 学术活动 | 党群园地 | 人才队伍 | 联系我们
当前信息
  • 江西省林业科技实验中心来亚作所调研交流(2025-7-23)
  • 温州医科大学吴疆教授携手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周云龙研究员莅临亚作所交流,跨界融合共谋新篇章(2025-7-3)
  • 浙江省浙南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温州) 获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2025-6-13)
  • 亚作所科研进展速览(2025年第6期)(2025-6-6)
  • 亚作所党委书记、所长陈秋夏一行赴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考察交流(2025-6-6)
  •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北京花木公司一行来亚作所考察交流(2025-6-5)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儋州院区管理处处长王秀全来亚作所调研交流(2025-6-3)
  • 亚作所《铁线莲生产技术规程》通过中国花协团体标准技术审查
    --助力铁线莲产业规范化发展
    (2025-4-7)
  • 省重点研发计划“茶菊病虫防治生物制剂研发及应用”项目启动会在院召开(2020-8-13)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尹伟伦莅所指导
    作学术报告“森林生态多功能利用与康养产业发展”
    (2018-1-16)
  • 本栏目搜索
     主页>科研动态>具体内容 发布时间:2025-6-13 14:13:23   点击次:3704

    浙江省浙南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温州) 获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中心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认定名单,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建设的“浙江省浙南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温州)”榜上有名,正式列入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该资源圃涵盖了杨梅、柚、荔枝等多种具有浙南地域特色的果树品种,将成为守护浙南特色果树遗传多样性的战略基地,为浙江特色果业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作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区域性综合型研究所,60余年来,所浙南特色果树学科一直深耕浙南特色果树资源引选与地方名果开发研究工作,几代科研工作者怀揣着对果树事业的赤诚之心,在品种选育、技术革新、产业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成功选育出一批柑橘、杨梅、荔枝等果树新品种;研发推广防柚果实内裂技术,优质容器苗繁育技术,杨梅、荔枝设施栽培等新技术;为地方特色果树产业的发展筑牢了科技根基。
       浙南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温州)是依托省农业“双强”项目“瓯海区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南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成的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技术先进、资源保存能力突出的智能化现代化果树种质资源圃,承担特色柚类、杨梅和荔枝等特色果树种质资源的迁地保存、自育品种母本园、杂交育种亲本圃、引进品种系统观察和评价鉴定、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山金柑的救护保存等任务。目前,资源圃已收集保存特色柚类、瓯柑、杨梅、荔枝种质资源304份,保存能力超过1000份。依托该科研平台,开展柚、杨梅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等研究,在《果树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选育出的古磉柚、麻步文旦1号、早炭杨梅等新品种在浙江温州、江西、湖北等地进行推广,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16个,面积超过350亩,其中,麻步文旦1号和早炭杨梅连续3年获省主导品种。引进的无核荔等荔枝品种经过多年驯化,在温州、绍兴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有效的带动当地水果产业发展。此次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的获批,对于推进我省亚热带地区种质资源的保护、品种改良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我省种业振兴、维系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未来,浙江省浙南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将严格对标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种质创新等工作,加速优异种质和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推动我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亚作所科研管理办公室、果树研究室
    2025年6月13日
     主页>科研动态>具体内容  
    科技兴农网科技视频农网科技版 |
    Copyright © (2006-2025)  www.zjy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办公室
    地址:温州景山   电话:0577-88524697
    浙ICP备12021319号-2